今天是

2024年鄂州市物流业景气指数报告

信息来源:市临空物流中心 日期:2025-03-25
  一、总体运行情况
  2024年,鄂州市物流业景气指数全年平均值为49.56%,较2023年提升0.47个百分点,整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1-4季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44.85%、49%、43.48%、60.89%,全年呈现“前低后高”走势。2月受春节假期影响,供应链中断,物流业处于低谷期;3月、10月、11月物流业景气指数处于回升期,均突破60%,在经济扩张区间;下半年景气度明显高于上半年,与电商旺季、花湖国际机场货运增量密切相关。三季度受高温天气影响,设备利用率和库存周转承压。受益于“双11”消费季及航空货运枢纽产能释放,四季度景气指数显著回升。
  二、核心指标分析
  从不同指标来看,业务总量指数全年均值49.56%,1月、2月受春节假期及需求淡季影响低位运行,3月、11月因电商大促及项目集中交付出现峰值。新订单指数全年均值46.52%,较2023年下降1.01个百分点,反映市场需求复苏动力不足,但四季度新订单指数达56.33%,环比明显回升,释放出需求逐步回暖的积极信号,预示市场需求端开始修复,物流业务后续增长潜力提升。
  主营业务成本指数全年均值52.7%,较2023年下降3.61个百分点,说明物流行业成本压力较2023年有所缓解,得益于劳动力成本管控、燃料价格稳定或仓储资源优化,物流企业在成本端的调控初见成效。但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全年均值43.52%,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反映出虽然成本控制有一定成效,但受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物流服务价格指数全年均值同比下降1.86个百分点,行业盈利能力承压,需关注成本控制与服务溢价能力提升,可进一步通过成本精细化控制、提升物流服务附加值(如增值服务、供应链优化)来改善利润空间。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全年均值52.78%,同比上升2.55个百分点,物流基础设施投入持续加大,特别是3-12月指数均超过50%,反映鄂州对物流枢纽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设备利用率指数全年均值49.34%,同比上升1.13个百分点,表明投资效益逐步显现,但部分月份,如7月制造业订单减少、电商促销活动较少,物流运输、仓储等需求规模收缩,且受高温天气影响,直接导致设备使用频率降低,仍存在资源闲置问题。
  三、横向对比分析
  对比全国、湖北省和鄂州市2024年物流业景气指数,全国物流业景气指数全年均值为51.7%,鄂州市为49.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反映其物流产业整体活跃度与全国物流发展基本面略微存在差距,在物流资源整合、产业协同效率等方面仍需提升。湖北省全年均值为47.3%,鄂州市高于全省均值2.3个百分点,反映出鄂州在湖北省内物流产业中表现相对突出,一定程度上依托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基础设施能力与区域枢纽定位的协同促进,对省内物流发展起到支撑作用。
  分阶段来看,鄂州市旺季表现突出,淡季压力明显。11月鄂州市物流业景气指数达69.09%,显著高于全国(52.8%)和全省(54.69%)均值。结合电商大促节点,鄂州依托物流枢纽优势,在快递分拨、货物转运等环节响应效率较高,释放区域物流集散功能潜力。12月鄂州市物流业景气指数51.75%,仍维持在景气扩张区间,显示年末物流需求承接能力较强。2月鄂州市物流业景气指数仅22.73%,低于全国和全省,受春节假期需求收缩影响,鄂州市物流业务量下滑明显,侧面反映其物流需求对传统消费旺季依赖度高,多元化需求支撑不足。7月鄂州市物流业景气指数为35.19%,为全年次低点,略低于全国(51%)和全省(39.43%),体现淡季鄂州市物流需求疲软问题更突出,与本地制造业、商贸业阶段性活跃度不足相关。

  整体来看,2024年鄂州市物流业呈现“筑底企稳、四季度回暖”的趋势,基础设施投资与政策驱动成效初显,但需求复苏不均衡、成本压力等问题仍需关注。鄂州作为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在电商大促等物流高峰阶段,凭借航空物流、多式联运优势,推动业务量指数飙升,凸显枢纽经济对物流景气度的拉动作用。但相较于全国及湖北整体经济产业结构,鄂州物流需求对单一领域(如电商快递)依赖度较高,缺乏不同种类供应链物流多元业务支撑,导致淡季指数下滑明显,抗周期能力较弱。鄂州物流产业在省内具备枢纽地位优势,但仍需通过完善产业生态、拓展多元化物流需求场景,缩小与全国先进水平的差距,提升行业发展稳定性。建议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物流园区与电商、制造业深度融合;强化成本管控,推动数字化转型降低运营成本,探索绿色物流模式;加强区域协同,借力武汉都市圈建设,共建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提升区域竞争力;政策精准扶持,针对淡季需求疲软,加大对中小物流企业的补贴与金融支持。加速产业升级与区域协同,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